鄂豫皖苏区 二十八年红旗不倒

党史教育 2021-06-16

c01341972df9c1653c21d9157834376f.jpeg

火种不灭,八支红军主力诞生

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以大别山为中心区域建立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鄂东地区,1921年11月,陈潭秋在黄冈县的八斗湾和陈策楼成立了两个党小组,不久后发展成为两个党支部。1923年、1924年,董必武先后组建中共黄安工作组、中共麻城工作组。

在皖西地区,1923年冬成立了安徽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寿县小甸集特别支部。“受党中央指示,曹蕴真、鲁平阶、徐梦周组建中共小甸集‘特支’,选举曹蕴真为‘特支’书记。‘特支’直属党中央领导,是安徽最早的党组织。”寿县县委党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小甸因此成为安徽省境内党的火炬最早点燃、党的旗帜最早举起的革命圣地,在我党早期革命史中占有浓墨重彩的一页。

在豫东南地区,商城、光山两县于1924年建立了党小组。大别山区各地陆续建立起党的组织,开启大别山革命斗争新纪元。“鄂豫皖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创建的根据地之一,点燃革命火种,诞生了多支红军主力,创造了‘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奇迹。”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烈士陵园讲解员徐非凡说。

红旗不倒,烈火烽烟军民团结

在河南新县英雄山上,八面红旗构成的“红旗飘飘”主题雕塑令人印象深刻,象征着从鄂豫皖苏区的八支红军队伍。从1921年到1949年,鄂豫皖苏区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奇迹。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苏区先后进行了五次反围剿和游击战。在蒋介石“血洗大别山”的反复“清剿”中,鄂豫皖苏区经受住了残酷的考验,得益于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军队的无限信任和深厚感情。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首广为流传的歌谣,是大别山区军民鱼水情的真实写照。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里,记者见到了陈列在馆中一面墙上的“镇馆之宝”——《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壁书。1932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土地法令传到鄂豫皖根据地,新县箭厂河乡方湾村用一面青砖墙全文誊抄,进行广泛宣传。这面“墙”写出了广大农民的心声,大伙相互传诵。“老乡,加入红军可以分到土地”的宣传标语,书写于青砖墙上的《土地法令草案》中,并在土地革命中兑现。

“鄂豫皖苏区在党的建设、思想宣传、法制建设、财政工作、金融工作和教育工作等方面开了先河,在党史党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讲解员黄洪鑫说。

斗争不断,前赴后继生生不息

“山山岭岭铜锣响,村村寨寨战歌昂,男女老少齐武装,家家户户忙打仗。”在革命斗争中,鄂豫皖苏区走出了1位元帅、570位开国将领,200万人参与战斗,100多万人牺牲,书写了“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魂,岭岭书丰碑”的传奇。

“在敌强我弱,白色恐怖盛行的年代,革命意味着九死一生,意味着骨肉分离,意味着流血牺牲。”徐非凡介绍。记者在英烈广场看到,英名墙似一叠打开的历史画册,镌刻着鄂豫皖三省万名革命先烈的英名;永生火炬雕塑象征着革命烈士在烈火中永生;广场地面显示的是鄂豫皖苏区鼎盛时期的形势要图,地面上的26盏地灯象征鄂豫皖苏区建立的26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所在地。

在这一片红色的土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在黄麻起义中,程儒香将红旗插上黄安县城楼。后来,不幸被捕后,敌人对他使用酷刑,但他毫不屈服。母亲前来喂饭时,昏迷中的他听到母亲的声音,用微弱的声音对母亲说:“娘,我死后叫乡亲们继续干!最后的胜利一定是我们的!”敌人残忍地割下他的上眼皮盖住眼睛,还割下他的耳朵和舌头,让他看不见听不到喊不出。程儒香受尽折磨后壮烈牺牲,年仅30岁。

女英雄晏春山被誉为大别山“江姐”。1935年5月,不幸被敌人抓捕。在敌人逼迫她带路寻找大别山地区游击队的路上,她高呼口号、跳崖牺牲。

许世友是大别山地区新县人。1927年,许世友在参加黄麻起义时,他的母亲被敌人抓走并遭到严刑拷打。许世友听到母亲被敌人抓走的消息后一怒冲天,写信给敌人头目李静轩,让他马上放人,不然让他血债血还。李静轩见信后吓得坐立不安,不得不把许世友的母亲给放了。

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鄂豫皖苏区二十八年红旗不倒,二十八年火种不灭,这种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拼搏,勇往直前。(记者 张岳)

来源:安徽日报

(责编:关思聪、闫妍)